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10岁女孩腹泻4年,3次肠镜,确诊女性少
TUhjnbcbe - 2023/1/25 19:15:00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m.39.net/pf/a_5478879.html

为什么一些人,从小就要经历痛苦?

难道真的有所谓的“宿命论”?

小王姑娘,6岁,活泼可爱。

一天,放学之后的一个下午,小姑娘跑到学校旁边的小超市,买了很多的2元小零食。

辣条、鸡爪....

然后一顿好吃,回到家之后小姑娘就不想吃饭了。

学校周边的小店

妈妈认为小姑娘又馋嘴了,也没有太上心。

然而下午,小姑娘便出现了脐周为主的中下腹腹痛,痉挛性的一阵阵加重。

伴随腹泻,稀糊状。

妈妈考虑就是急性胃肠炎,于是给他吃了很多的养胃止泻的药物。

2天后,虽然腹泻减轻了,但是腹痛迟迟却不缓解。

妈妈领着孩子来到当地儿科门诊,门诊医生给孩子做了个胃肠道B超,考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儿童肠系膜肿大很常见,一般考虑生长性肿大或炎症导致。

胃肠道B超

于是,医生给她看了些消炎药,之后回家了。

后来小姑娘断断续续的腹痛、腹泻,但是很快缓解。

个月过去了,孩子断断续续的腹痛,大便不成形逐渐加重,有时每天6-7次。

更为奇怪的是,女孩腹泻后腹痛开始渐渐不缓解。

这可怎么办?严重时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情绪。

实在没办法,父母多次领着她来到儿科看病,都是相似的诊断,相似的说辞,相似的药物。

1年后,眼看着孩子状态一天不如一天,父母觉得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老是拉肚子也不是个事。

于是,父母领医院医院。

给孩子查了很多指标,同时做了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

排除了肿瘤和内分泌疾病以及先天性疾病后,最后诊断:

慢性结肠炎。

眼看着反复多次找不到病因,父母只能放弃了。

顶着这个诊断,小姑娘断断续续的在腹痛-腹泻-服药-缓解中度过了年。

转眼到了第4年,小姑娘已经亭亭玉立。

虽然生长发育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但是这个烦人的疾病却始终在她心中是个隐隐的痛。

暑假,父母和孩子决定,医院。

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伴随4年,以后怎么办?

总该有个说法。

医院小儿科病房,医生一问有4年的病史了,也是很纳闷:

你们也挺能坚持的!

一句话说的小姑娘的父母脸颊发烫。

腹痛的女童

于是,父母下定决心,这次一定得治好,无论多大的代价。

于是时隔4年,再次展开地毯式搜索。

先排除常规的慢性感染因素:

常规血分析显示: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轻微增高;

大便常规+细菌培养:未见常见的志贺和沙门菌属,未见阿米巴原虫,白细胞不高。

单纯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升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指向性,只是说明最近有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或者超敏反应等情况,但是大便培养却没有培养出什么有意义的细菌。

除此之外就是少见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但是主要见于成人,儿童很罕见!

难道是因为儿童罕见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被误诊了?医生思考了下。

病理示意图

罕见病暂时放一边,先排除其他常见病因。

继续寻找原因,下一步排除内分泌原因。

一个小孩没有糖尿病、甲亢、胰腺炎等慢性病史和家族病史,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证据能证明内分泌导致的。

内分泌疾病原因排除。

最后排除肿瘤。

腹部CT和胃肠镜+小肠镜检查+肿瘤标志物。

全腹部CT扫描也没有什么明显问题病灶,肿瘤标志物完全正常。

既然胃肠镜没有什么大的发现,无奈之下只能连小肠镜也给安排了。

一个10岁孩子做小肠镜是何等的痛苦。

小肠镜示意图

还好,最后小肠镜有了些发现,末端回肠显示:

粘膜固有层见弥漫性嗜酸粒细胞浸润,少许粘膜肌层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

医生结合血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同时肠粘膜发现嗜酸粒细胞增高的证据,高度考虑为: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难道困扰小姑娘4年的病痛就是这个近在咫尺的疾病?

于是,医生给以严格治疗,严格限制进食牛奶、鸡蛋、虾等含有蛋白质较多的食物,配合中医药治疗,同时加用激素、酮替芬治疗。

1周后,腹痛明显缓解,腹泻症状减轻。

2周后,腹痛、腹泻症状完全消失。

最后医生诊断:

看似很简单的一个诊疗过程,却让小姑娘痛苦了4年。

什么是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浸润异常为主要特征疾病。

本病目前认为是一种自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部位主要是胃和小肠。

临床发病年龄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少见。

临床上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有哪几种类型?

Ⅰ型(黏膜型):

嗜酸粒细胞浸润以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为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甚者水肿、消瘦、贫血等,一半以上患者有食物或异物过敏史。

Ⅱ型(肌层型):主要为肌层嗜酸粒细胞浸润,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性幽门和(或)肠梗阻。

Ⅲ型(浆膜型):III型主要表现嗜酸粒细胞浸润以浆膜层为主,该型相对少见,占8-10%左右,主要表现为大量嗜酸粒细胞性腹水和(或)胸水。

本例患儿的特点有哪些?

这个患者早期以腹痛、腹泻为主,未出现腹水及肠梗阻,腹部CT未见异常。

小肠镜显示:黏膜固有层内有嗜酸粒细胞浸润,黏膜肌层可见少量嗜酸粒细胞,结合患者外周血有改变,

故最终诊断为黏膜型嗜酸粒细胞肠炎。

嗜酸粒细胞肠炎病因多与外源性或内源性过敏原有关。

虽然这个患者多次未查到明确的过敏源,但是入院后给予限制进食蛋白质类食物后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应用抗过敏药物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至消失。

最后复查嗜酸粒细胞计数逐渐下降至正常,提示我们临床中对于类似患者治疗,剔除过敏食物或异物和抑制过敏递质释放是治疗嗜酸粒细胞肠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备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病案资料及知识点来源于院内疑难疾病误诊病理整理,文字原创,侵权必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10岁女孩腹泻4年,3次肠镜,确诊女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