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这一条打头儿的“太阳中风”让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中风”不是表虚的桂枝汤证吗?怎么还敢用大青龙呢?单从“中风”“伤寒”这两个名词,我想和大家一块儿探讨一下。我们在初学《伤寒论》时,要想初步弄明白仲景的原义,我建议大家可以先把“某病”“中风”“伤寒”“几日”“或吐、或下、或汗”等都暂时忽略掉,这样大家在思考方证时不会乱。之后临床上有了定见,再去深入思考条文前缀与疾病动态变化的关系。
另外,在太阳病一开始的提纲证和中风、伤寒的两条原文讲解中我也特意强调过,这三条是后人把《伤寒论》误解为治疗外感的书之后重新定义的“二级条文”,并不是出自仲景手笔的“一级条文”。仲景原文中的“中风”“伤寒”,实际上统称为外邪,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也就是泛指诸多外感病邪,包含了后世所说的“风、寒、暑、湿、燥、火”。所以这条里的“中风”“伤寒”无所谓分别,仅仅是为了强调有表邪,具体到原文就是表不解的意思。以上是我个人的大胆假设,但这也毕竟只是一家之言。
我们看看大青龙汤,像不像麻*汤与桂枝去芍药汤的合方呢?所以条文中的“烦躁”,我个人认为可能会表现出桂枝去芍药汤“脉促胸满”的证象来。大青龙汤证就是外感表不解,同时又有表郁,加了麻*,麻*三倍于桂枝,说明表郁很严重,同时又有一部分表邪入里化热了,所以仲景加了鸡子大的石膏。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大体推测它是少阴表证的一种可能分型,这时候就不能用大青龙汤了啊,应该用桂枝加附子汤之类。倘若误用大青龙汤大发其汗,大汗亡阳,随之便会出现“筋惕肉瞤”的严重后果。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个人认为应急用茯苓四逆汤回阳救逆。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脉浮缓”有很多种解释,我个人一直都觉得有太多的牵强附会之说,为此初学《伤寒论》时也在这其中栽了许多跟头。给大家说一下我个人对于大青龙汤“脉浮缓”的理解。我认为,“脉浮缓”在这里代指的是慢性病的脉象,强调的是疾病处于隐伏的潜期,正邪交争不剧烈,它在一天当中也不一定是同一个脉象,一阵一阵的。“但重,乍有轻时”进一步暗示了邪伏于内郁闭正气外达的态势,类似的像慢性肾病、甲减、糖尿病等引起的全身浮肿、身不疼、浑身困重。因为慢性病的特质,患者体内的正邪交争不剧烈或不明显,但病情却是比较严重的,需要重剂以起沉疴。
而诸如外感、肺炎、腹膜炎、胰腺炎等这些急性病,通过脉象上的显示就可以明确反映出人体内正邪交争的情况——交争剧烈。慢性病就好比妇人怀孕,有时候单把脉也不一定会出现滑象,它一直都是在变的,诊断起来不是那么的容易。可是在孕妇即将临产的时候,人体的气血开始出现大幅度调动,集中汇聚于下焦,这个时候通过脉象,你能明显感觉到患者的能量状态,这就好比急性病。所以急性病的时候,我们开上药,顺势利导,阴阳一调,很快就能扭转正邪交争的局面,仲景《伤寒论》中论述的许多疾病,都是这种急性病。而慢性病,即便是中药,有时也要吃上好几个疗程,这种患者初期往往迟迟不见效果,远期疗效却很好,一旦辨证准确,就要认准了坚持下去。此之谓“王道无近功,久用自有效”。
综上,这里的“脉浮缓”强调的是一种慢性病的指征。有表郁牵带引起的里邪闭阻正气而不得外达,特点是寒包火。条文里没说“主之”,说的是“发之”,就是想告诉你,套路是有,但组方不是一成不变的,大青龙汤只是临床的一种情况而已。《金匮》里的“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就是这个意思。同时,“无少阴证”就是想告诉你,这种病理格局在少阴表证中同样可以出现,都在表位,但阴阳属性迥然不同,有鉴别诊断的必要。如果患者是少阴表证,大青龙汤是断然用不得的,那种表郁里滞的状态反倒类似于心衰、肝硬化失代偿期等危重症的表现,不是简单的表郁致里滞,而是比较复杂的里虚邪滞致表郁,用上大青龙汤不就南辕北辙了嘛!
张耕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