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大家都听过,但是如果说起正常血糖值和异常血糖值,许多人可能还是不清楚,血糖的高或者是低对于我们的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现如今我国已经有1.14亿人得了糖尿病,而且还有一大部分人血糖受损,这就需要我们来掌握更全面的血糖知识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今天糖尿病同伴就给大家讲一下:
一、空腹血糖正常值范围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3.9-6.1mmol/L(70-mg/dL),高于7.0mmol/L(mg/dL)诊断为糖尿病。那么空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7.0mmol或者是毫克这个标准,你可以看出正常值和糖尿病的空腹诊断是有差距的。有的人既不是正常的,也没到糖尿病。我们管这种症状叫做空腹血糖增高(受损)。
二、饭后血糖正常值范围
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范围是3.9-7.8mmol/L(70-mg/dL)。餐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11.1mmol或毫克以上。那么和之间也有一个差距。如果血糖在这个阶段,我们管它叫做餐后血糖增高。这种人既不是糖尿病人,也不是正常人。不过这种人血糖增高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得糖尿病。这种人一定要小心。帽子就悬在他的头上。若不加注意,很快就会戴上糖尿病的帽子。即使是血糖完全正常的人,如果具备一些高危因素,还得要注意预防糖尿病。
三、血糖正常值其临床意义
1、空腹血糖
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2、诊断糖尿病
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着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3、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倘若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应先做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4、餐后血糖判定
血糖正常值正常人在餐后2小时的全血血糖不超过5.6毫摩尔/升(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不超过6.4毫摩尔/升(毫克/分升)。若餐后2小时的全血血糖≥7.8毫摩尔/升(毫克/分升),血浆血糖≥8.9毫摩尔/升(毫克/分升)时,可诊断为糖尿病。
三、血糖多高算是糖尿病?
目前我国主要根据血糖水平诊断糖尿病,下面就给出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已经有糖尿病的症状,下述血糖检查任意一项一次达到标准就可以诊断了。如果没有症状,单次血糖达到标准还不能诊断,还需要重复检查。诊断标准为:1.空腹血糖≥7.0mmol/L;2.随机(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3.口服葡糖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11.1mmol/L。
注意:测空腹血糖应至少空腹8小时以上,以早上7点至9点前抽血为宜。
在美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糖化血红蛋白≥6.5%也可以诊断。我国目前尚未把糖化血红蛋白纳入诊断标准。我国人群糖化血红蛋白的上限值为6.3%。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临床总结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当然还可以伴有其他多种症状,有些患者甚至是以睡眠障碍首诊的。
四、不能根据症状来判断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是依据静脉血糖葡萄糖水平,血糖是唯一靠得住的诊断指标。如果单看典型“三多一少”症状,那患者病程多已不是早期。早期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升高外,往往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所以,单靠症状去发现糖尿病为时太晚。大家千万不要等到身体有了不适时再监测血糖。
五、血糖高未必都是糖尿病
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人有定期体检的习惯,还有人会在家里定期测血压、血糖等。但是,有些人一看到血糖高于正常值,就立刻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其实,血糖升高虽然是糖尿病的主要判断标准,但这并不代表血糖高了就是发生了糖尿病。以下情况都可能引起血糖的升高:①过度兴奋、过度体力活动、发热、感染、大出血、床上、手术、麻醉、昏迷等。②患有器质性疾病。很多器质性疾病也会导致血糖波动,比如肝病、肾上腺相关疾病、甲状腺病、嗜铬细胞瘤、胰腺炎等。③应用某些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等,它们会影响糖代谢,造成一过性血糖升高。另外,饥饿时或慢性疾病患者体力下降时,血糖也会升高。因此,发现血糖升高,首先要排除上述因素,切记未经确诊,随便服药。
同时,血糖异常者建议进一步测糖化血红蛋白。如果结果正常,但伴有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还要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尽早发现潜伏的糖尿病隐患。
六、哪些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需要筛查糖尿病?
1.有血糖异常升高史;
2.年龄≥40岁;
3.超重、肥胖(体重指数≥24kg/m2),男性腰围≥px,女性腰围≥px;
4.父母或子女患有2型糖尿病;
5.高血压(血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6.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35mg/dl)或甘油三酯≥2.22mmol/L(mg/d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7.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
8.有一过性糖皮质激素诱发糖尿病史;
9.严重精神疾病和长期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
10.静坐生活方式,缺乏体力活动;
11.生过巨大儿(出生体重≥4公斤)或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妇女;
12.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
再强调几点:
1.50岁以下人群筛查糖尿病的标准是空腹血糖≥5.6mmol/L,而不是化验单上血糖的上限值6.1mmol/L。也就是说,中青年空腹血糖≥5.6mmol/L就是高了。
2.空腹血糖正常不等于血糖正常,也不等于没有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不能因为空腹血糖正常就认为没有糖尿病,或者认为自己筛查过糖尿病了。成人所患的糖尿病多是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障碍,前者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后者表现为胰岛素分泌延时。临床主要是餐后血糖升高,糖耐量减低,甚至出现餐前低血糖现象。这类患者往往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升高,仅查空腹血糖容易漏诊。因此筛查糖尿病要注意查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3.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葡萄糖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的糖基化蛋白。
由于形成缓慢,浓度稳定,不受血糖波动的影响,可以反映检测前2~3月的血糖平均水平,在糖尿病的筛查、诊断、疗效评判以及风险评估中都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将其列入诊断标准,但检查结果可以和血糖结果互补,并为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