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茜通讯员徐尤佳
多喝了几罐可乐,大小伙子就昏迷进了ICU?
前天中午,家住杭州丁桥的王师傅扶着虚弱的儿子小医院丁桥院区急诊科抢救室。
“医生快救救我儿子,他这两天不知怎么的,吃不下饭,人还没精神,现在人虚到路都走不了。”王师傅很焦急。
25岁的小王,身高一米七左右,体型偏胖,病床上的他目光涣散,面色憔悴,呼吸急促,嘴唇干裂,喃喃自语直喊口渴。
王师傅说,一家三口是外地人,儿子小王在房地产中介工作,也没和夫妻俩住在一起。一周前,小王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自己近期吃不下饭,每天只靠喝可乐度日。他也没在意。
上周六,王师傅接到小王电话,语气很虚弱。他赶到儿子住处,打开房门的那一刻惊呆了:儿子虚弱地躺在床上,地上满是可乐瓶,屋子里充斥着刺鼻的气味。“整个人感觉都像在可乐里浸泡过一样。”
(图片来源于CFP)
经过各种检查,小王很多身体指标都处于混乱状态。
在“亚健康”状态下,出现食欲不振和身体疲劳是正常的,但小王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高甜度碳酸饮料彻底打乱了机体的稳态,让本就“摇摇欲坠”的身体状态彻底崩溃,造成酸碱失衡、脏器受损、组织代谢障碍,从而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而胰腺的水肿和渗出又破坏了机体的胰岛功能,使得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失衡。胰岛功能失调,一方面无法正常调节体内血糖水平,另一方面消耗自身脂肪组织进而产生了大量酮体,从而造成机体严重的酸中毒。
最终患者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和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伴电解质紊乱,但此时小王的情况非常糟糕,如果病情进一步进展会出现高渗性昏迷、多脏器衰竭、甚至死亡的风险。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以高血糖、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症候群,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见于1型糖尿病,某些因感染、饮食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诱发。患者典型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呼气有烂苹果味、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甚至昏迷。
“这么年轻,怎么会有糖尿病急症?”王师傅很不解。
如今糖尿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最新的糖尿病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糖尿病发布率呈现年轻化趋势,除了家族遗传外,最关键的就是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急诊科主任叶远玲提醒广大市民朋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加班、熬夜、应酬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亚健康”状态,像“三高”等“代谢综合征”已呈年轻化趋势发展,所以虽是老生常谈,但一定要养成规律的饮食作息和正确的健康体检观念,现代人的多数疾病都是因为长年累月的不健康行为和作息导致的,因此从日常习惯入手可以有效避免并提前发现病情:
少油少盐,防止营养过剩: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精米、肉类、高甜零食)很有可能会导致酮症酸中毒,在烹饪时少使用炭烤、油炸、干煸的烹饪方式,多用焯、煮、炖、蒸的方式,注重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尽量避免过咸和油炸的食物的摄入。
规律作息:熬夜不但会伤气血,还会引发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适当的缓解压力,调节心情,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适当运动: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只要动起来,都能有效刺激胰岛素,增加它的敏感度。运动能促进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让更多葡萄糖用起来,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定期检查:血糖不仅仅与外界的环境以及个人习惯有关,也与个人的体质及遗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定期进行检查,且复查的时间间隔不少于3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