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12月18日,“深圳市第四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能力竞赛”圆满结束,全市6家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12支参赛队伍,名住培医师进行了临床技能大比拼。经过激烈角逐,在最后决赛中,华中医院(医院)两支参赛队伍上演了一场“德比之战”,最终获得大满贯,拿下团队特等奖和一等奖。
图一南方+丁侃拍摄
两支参赛队伍上演“德比之战”
本次大赛以“强实践、重能力、求创新、促水平”为宗旨,以解决临床问题为根本,重点考察深圳住培医师的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和团队协作等职业能力。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6家国家住培基地,各组成2支队伍,每支队伍由10名队员组成,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全科、骨科、超声科、麻醉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10个专业各1名。
图二南方+丁侃拍摄
此次竞赛分为初赛、半决赛和决赛。初赛采用OSCE考站的形式,每个专业3-4站,需要选手在30分钟内完成。重点考察学员临床思维能力和基础操作技能,考察临床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综合应用能力,总成绩排列前6名的6支参赛队伍进入半决赛。在此轮比赛中,医院2支队伍、与医院2支队伍、医院和市人民的队伍共同闯入了半决赛。
半决赛采用赛道式,分三轮进行,每支队伍按专业分为两组进入赛道,每条赛道设6个赛站,需要选手在40分钟内完成。此轮比赛是强者与强者的比拼,面对4医院的“劲敌”,医院住培医师们并没有怯场,他们展现出了超强的团结协助精神,沉稳细心地处理每一个赛站的问题。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2支队伍联手晋级决赛。
图三南方+丁侃拍摄
决赛是医院两支队伍间的“德比之战”。此轮比赛为情景模拟综合考题,以一名急性胰腺炎患者和一名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为背景,要求两组参赛队员在现有条件、规定时间内,同时对“病人”分别进行问诊、诊断和救治,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综合考察住培医师的临床思维、实践技能、人文关怀、医患沟通及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专家评委现场对参赛队伍表现进行评分。最终,两支参赛队伍分别获得团队特等奖和一等奖。
图四南方+丁侃拍摄
“比赛的现场很残酷,很不简单,两支队伍过五关暂六将,最后都闯入决赛,他们做得很好、很不容易,让我们很感动、很振奋。”赛后,华中医院科教科部长周汝云激动地说,这次大赛不仅锻炼了学员们的临床思维、基本操作、危急重症抢救水平,更能提升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医患沟通能力。
将加强优秀临床教师队伍建设
周汝云表示,在这次高手如云的大赛中,医院能脱颖而出,主要在于整个团队展现出了超强的团结协作能力,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无论是参赛的选手,还是项目里的每一位老师,尤其是技能中心陈传煌主任及其团队、住培办潘赛英主任及其团队,他们两个月时间的艰辛付出,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具有超强的组织协调力。”
竞赛也是对医院教学质量、医院管理服务的一次全面检阅和考验。此次大赛虽然展现出了医院住培医师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技能操作和超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医院住培教育的短板,比如临床综合模拟训练不足、优秀师资有待加强、个人临床综合素质需提升等等,加快补足这些短板,医院住培教育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作为深圳8个西医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自年招收首届住培医师以来,医院已设有妇产科、儿科、全科、麻醉科等15个专业基地,每年为深圳医疗卫生系统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图五南方+丁侃拍摄
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医院的一张名片。华中医院院长邓启文表示,医院教学创新发展、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当前,医院住培工作的重心逐渐从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培训体系的建设向强化质量和精细管理转移,以教学促进临床水平提高。
华中医院党委书记刘春晓也表示,下一步,医院将通过各项举措推动各专业教学基地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加强优秀临床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软硬件设施,为优秀临床医生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医院还将继续以教学为重要抓手,以教学促规范,以教学促临床,通过带教师资教学能力和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双提升”,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升,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深圳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丁侃
向雨航
丁侃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