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杨赛军
◎星沙时报记者李俊伟
2月16日,大年初五,医院收治一位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医生介绍,患者为50多岁男性,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平时没有什么症状,过年期间,由于进食了大量油腻食物,导致急性胆囊炎发作,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医院对患者进行控制感染、解痉止痛、护肝、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据悉,春节期间,医院接诊了多例胆囊疾病、急性胰腺炎、急慢性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患者,而造成这些疾病的“元凶”,正是假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以及紊乱的作息。如今,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广大市民朋友重返工作岗位,本报特邀医院消化内科专家陈照送上健康贴士,帮助大家调理身心,以良好的状态,应对新工作,迎接新生活。
假期不良习惯危害健康
春节假期,聚会活动增加,大鱼大肉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各种美酒饮料让人应接不暇,面对这些美味的诱惑,如果不注意节制,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高热量、高盐、油腻的食物会加重肠道的负担,导致胆囊炎、急性肠胃炎等疾病的发作;暴饮暴食、酗酒可能会引起急性胰腺炎,出现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可阵发性加剧,严重者腹痛可波及脐周或全腹,重症患者甚至可危及生命;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夜宵过量、过食辛辣刺激、生冷不易消化食物等则会导致慢性胃病的急性发作;奶茶等饮料饮用过量会增加糖分摄入,导致出现血糖升高等症状……”陈照介绍,假期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危害身体健康。
陈照特别提醒,有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一定不要暴饮暴食,要注意低脂饮食,并配合降脂药物服用,一旦出现腹痛等症状,医院就诊,防止病情恶化。
“春节假期,不用上班,不少人开始熬夜,作息变得不规律。这样,会导致精力不够,扰乱生物钟,更有甚者,会导致内分泌失调、抵抗力降低。”陈照科普,除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假期紊乱的作息同样会影响身体健康。
调理身心,积极迎接新生活
如今,牛年第一个工作日已经到来,但不少市民朋友还沉浸在假期的舒适状态,没能及时调整过来。出现了烦躁郁闷、注意力不集中、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等亚健康状态,如果假期没能合理控制饮食,还会出现一些消化系统异常的情况。
那么,我们该如何调理好身心,迈向新征程呢?陈照提出以下建议:
一、饮食清淡,节后尽量少吃高油、高盐、高糖食物,宜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和新鲜的鱼虾肉类,补充维生素和优质蛋白;食用山楂、柠檬水等食物,缓解春节大鱼大肉的油腻,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适当补充燕麦、小麦、玉米等粗粮,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二、饮食规律,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按时吃早餐,保持八分饱,饥饱适当。
三、坚持适量运动,运动有利身心健康,可每天走动步,让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
四、主动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营养输送、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代谢的重要载体。喝水应少量多次喝(如每次每杯ml左右,每天约7-8杯),要主动,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心肾功能不全或水肿患者除外,另外,喝水最好选择白开水,而不是果汁、咖啡等饮料。
五、恢复正常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改掉睡前玩手机、吃宵夜等习惯。如果白天觉得困,建议适当午休,但午休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
六、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参加一些容易兴奋的活动(如聚会嗨歌等),尽早“收心”;适当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心态变得平和;还可以制定一个新目标、新规划,积极主动投身到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