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找到一个可伴终身的靠谱对象?
一个是初恋,一个是稳重踏实的相亲对象,我该选择哪一个?
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吗?为何知道感情真相的我,顿时觉得满园春色黯淡下来了呢?
在感情中被欺骗过,不再相信爱情和婚姻,我这是太理性了吗?还是我自己太冷漠,不会爱?
……
本系列最后一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这句话,算是给纷纷扰扰的男女关系话题定分止争。
一、不同的故事,相同的套路
春节期间,父亲因为急性胰腺炎和胆囊炎而住院。看着父亲被剧痛折磨,母亲很是揪心,但她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则是指责和怨恨。病床边的母亲不断诉诸过往父亲饮食上的不节制,对自己身体的不重视,并且因为他没有及时告知家人而将病情越拖越严重……我实在受不了母亲不断翻旧账,索性找了个由头忽悠她回家。
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是在操心,哪怕我将她打发回去,她依旧该操心还是操心。时间非常残酷,年轻时她操心,事情基本都在她掌控范围内,可现在她所操心的诸多事情,不仅超出她的理解范围,更是她能力所无法企及的。以至于我不得不承认,她的操心不仅多余而且还严重干涉我们的正常决策和行事。
意识到这样一个真相后,我反而有些失落。告诉母亲她所做的都是无用功,这无疑是直接否定她的价值,年轻时的她是何等要强,现在又如何一下子接受这样的事实呢?可不告诉她,她又会继续按照她所理解的方式来对待我和家人,并施加她的影响。
看似无解,这里先按下不表。
同样这段时间,一位朋友和我聊起了他最近的感情状况。他成功接触过很多异性,算是情场老手。也学习过心理学,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如今他想稳定下来,并且有了结婚对象。但在这段感情关系中,他总是下意识地发现到对方身上的问题,譬如原生家庭不幸福、在感情中缺乏安全感、过于自我甚至自私……
像朋友这种情况在生活中还挺普遍,一个人因为了解和学习了某些个概念,然后手里拿着个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按照我那位朋友的潜台词,倘若这个女孩子身上没有这些毛病的话,那她应该是个非常理想的伴侣。至少,他在和她相处时会更加轻松和愉快。
上述两件看似不相干的小事,其背后的逻辑却是惊人的相似。我母亲用操心,用对未来的忧虑,用对过往的埋怨,来喂养,滋生出如今的她。而我的这位朋友则是在用文字、概念和术语等这些抽象之物来喂养,从而塑造了当下的自己以及其他自身的困境。
问题是我朋友他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当他习惯性地给女友下定义、下诊断时,其实是在罔顾一个真实、具体而又复杂的人。他这是在偷懒,在逃避。并且很不厚道的是,他让自己处于一个绝对正确和绝对安全的位置。还有什么比指责别人“有病”,来的更简单且安全的吗?
因为对方有病,所以我就获得机会去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这让我充满了道德自信。倘若救治失败(通常都会以失败告终),那也不是我的问题,而是对方要么病入膏肓,药石无医;要么是其冥顽不灵,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总之作为拯救者的我,是高尚的、无责的。
这是我朋友正在陷入的一场游戏,一个由他的,自编自导自演的游戏。
不管怎么说,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喂养一个叫做的东西。你选择用什么东西喂养,你便会成为什么样子,而这个有它自己的小算盘和独特的行事逻辑,很可能会逃离我们的控制。
二、我执VS破执
对于自己辛辛苦苦喂养大的,你会觉得它有问题吗?它有局限吗?它有病吗?你愿意否定它,抛弃它吗?
难!很多人其实都无法意识到的存在,即使知道,我们也会下意识地默认那个喂养出来的就是我们本人,并认同它。就像看自己家孩子一样,怎么看怎么欢喜。
佛家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之难。我们不仅不愿意破它,甚至还会不遗余力地继续维护它,喂养它。
这里我们要问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要喂养一个出来?
答案是为了应对生活中的问题。或出于工作需要,或出于学习的要求,或出于交际场合中的应酬……总之,它们因挑战而生。
我母亲的操心,至少在她年轻时特别管用。无论种地、做家务活、赡养老人还是养育子女,她方方面面都打理得很到位,而且凡事都考虑在人前,做在人前,赢得周围人一致赞许。也就是说,就像一个实用趁手的工具,我们之所以喂养它出来,主要在于它管用,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只是时过境迁,这个操心的不再管用,不仅不怎么管用,甚至还在透支她的身体和精气神。可惜,我母亲理解不了这一点,甚至不愿接受这样的残酷事实。
然而这就是,一方面它成就了我们,同时也可能会戕害我们,拖累我们。我那位朋友的处境也是如此,现如今他正陷入给他布的迷局里面,无法自拔,痛苦不已。
我打个比方帮你理解一下和之间的复杂关系。就好比智能手机,则是使用手机的人。手机本来是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但这个工具实在太强大,以至于它能反过来影响和改造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行为。你要用它,离不开它,没了它你会觉得失魂落魄,自然你也就受它制约和摆布。
可我们都知道,工具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人才是目的,才应该成为主宰。既然时过境迁,那么这个工具也需要跟着进行调整和变化,甚至是放弃,而不是迷恋上过去的不放。否则只能是给自己造成无尽的问题、苦恼和麻烦。抽身来看的话,你会觉得这就是自己在玩自己的一场游戏,狗咬尾巴,而且是入戏很深的那种。
事实上我们一旦认同就是我们本人,就是,那么它便会不断彰显自己的存在。具体的方式则是,它会不断需要问题、冲突和“敌人”来强化它的存在,来为其正名,为其赢得存在的合理性。诚如我母亲,操心是会上瘾的,是会给她带来病态的痛苦、快乐和充实感的,是可以让她觉得自己有价值,有意义,有存在感的,甚至会让她自我感动。
讲到这你应该发现,很多问题其实是出在这个工具身上。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我们未能协调好与的关系。于是这个便不断地凭空制造诸多问题,尤其是情绪上的波动和情感上的困扰。
焦虑、紧张、不安、压力、烦恼等所有形式的恐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因为片刻不停地折腾所搞出来的。作为工具的它,被生活中的各种线索刺激。它在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或对于过去后悔,或对于未来担忧。只是这种反应都是被动的,无序的,乱哄哄的。这就是我们的大脑一天到晚所发生的事情。
这个唯独无法专注于当下,无法消停。事实上,它也很恐惧消停。为此,它常常发出的信号是:难道我不要准备点什么吗?难道就这样干等着?难道我不该未雨绸缪……
为何它惧怕当下,恐惧当下呢?
因为当下没有给留下位置。你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当你在全神贯注攀岩时,你会去想昨天的工作还没有做完吗?会去思考和伴侣没完没了的争论吗?会去操心孩子下一学期该报什么辅导班吗?不,你只会专注于当下,手该如何使劲,脚该怎么放,身体该如何配合,此时你只有一件事——爬上去。这是一种身心合一的状态,内心安宁,世界也因此平静下来。此时无处可用,类似于手机关机状态。
再举个例子。我若总觉得自己母亲的行为有问题,不正常,那无非也是陷入给自己布置的迷魂阵之中。然后我就和母亲辩论,试着教育她,实在不行就强行否定她,矫正她……结果是我痛苦,她也不适应,而且还不利于家人之间的团结和情感流动。相反,我直接来到她的身边,和她漫无目的地聊聊天。她看见我,我看见她。她能听到我的声音,我能读懂她的表达,我们都进入当下,让彼此的消弭于无形。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自找麻烦,徒添烦恼呢?
作为工具的或许曾经给我们带来很多甜头,帮助我们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它无法给我们带来平静和救赎,对于未来的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