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医院某方舱医疗团队迎来了“关舱大捷”。在两个月刻骨铭心的日子里,医护人员们坚守在抗疫一线,日夜奋战,倾力付出,用行动温暖着患者。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华玮
华玮从4月1日开始,整整两个月随队在各隔离点奋战。作为医疗队医生组组长,华玮主要负责舱内患者的基础医疗以及把守患者的出舱指征。
舱内有不少老龄患者,很多夹杂多种基础疾病,平时用药个体化差异极大。怎样用有限的资源来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开舱初期,医疗队就遇到了平时规律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虽说短期内改口服药物也能起到一定的降糖作用,但考虑到这些慢病患者血糖稳定的重要性,同时考虑到改变用药习惯很可能会引起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医护人员和药剂科反复商量,成功调配药物,满足了患者的用药需求。有一段时间,隔离点收治了较多的高龄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很有可能瞬息万变,所以华玮和同事们也严格制定了每日的查房计划,每天筛查、罗列舱内的高龄、高危、特殊患者名单,监测他们的血压、氧和、脉率,通过这些基础生命体征的变化筛查出潜在的高危患者,医院。
医院中原分院是医院,是医护人员坚强的后盾。曾有一位患者在舱内消杀过后自觉胸闷不适,追问病情,自诉既往曾有急性会厌炎病史。虽然当时患者并没有气喘发作,氧和正常,10分钟后症状也完全缓解,但是考虑到她的过敏体质,而舱内消杀气味这个过敏原不可能去除,医疗队联系了中原分院,对方顺利接收了病人,解决了医疗队的后顾之忧。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童敏思
从4医院的命令起,医院整整工作了2个月。虽然在临床工作十余年,医院的工作环境,童敏思还是第一次遇到。“我们一组医生护士得照顾几百个病人,观察病情、发餐食、发药品,还需要谈心,6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就是不断走,不断说。”童敏思说,“说实话,医院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心理疏导,让病人有安全感。”
病人刚住进来,情绪都不太稳定,很多病人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找医护解决。这些事情虽小,但很重要。“病人如果觉得你确实是真心帮他们解决问题,心情就会平静,会配合隔离治疗。”
中医科医师肖豆
肖豆是医院一名90后中医医师,也是一名党员,在疫情初期主动向科室申请加入方舱隔离点的医疗救治工作。在医院期间,肖豆除了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对症开具中成药外,还给患者带去了中医耳穴疗法和中医健身功法——八段锦。
在舱里开展医疗工作的时候,肖豆遇到一位老伯,他因为刚刚入舱,焦虑到整晚睡不着觉。肖豆耐心地听他讲述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让他试试耳穴疗法,在治疗的同时与他聊聊家常,让他疲劳紧张的状态得到舒缓。第二天老伯告诉肖豆,自己昨晚睡得特别踏实,这也让肖豆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中医养生一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养生方式,为了让方舱内的患者得到更好的身心康复,肖豆带领患者们一起练习中医健身气功——八段锦。八段锦有强身健体、调节机体免疫的功能,可以有效增强人体抵抗力。肖豆说,“在锻炼的时候经常因为彼此间动作的怪异而引得哄堂大笑,但是我很乐意看到大家嬉嬉闹闹,让患者们强身健体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患者们彼此间、与医护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互动,始终保持一颗愉悦的、包容的、健康的心才是更重要的。”
普外科主治医师王文超
从入舱以来,王文超时刻怀着平和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不论多忙,都有求必应,耐心解决患者每一个问题。一位老大爷活动不便,家属找到王文超,代诉患者右下腹痛。王文超急忙到床旁,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细致的体格检查后,考虑患者是右侧难复性腹股沟疝。结合患者病情,王文超使用轻柔的手法复位,患者腹痛明显缓解。后期的每一次查房,王文超总是心系这位大爷,直到患者顺利出舱。
除了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外,王文超也时常关心病人的生活。某天夜晚一位老太太独自一人从舱内踉踉跄跄地出来上厕所,考虑到厕所台阶很高,一些高龄患者如厕不便,王文超便喊上护士一起搀扶着老太太进入卫生间。因为害怕意外发生,王文超便一直在门外等候,等再次进入厕所,却发现老太太喘得厉害,瘫坐在地上。在两名护士的协助下,王文超他们将老太太抬到病床,即刻给予了心电监护及吸氧,平静片刻后,患者慢慢恢复正常。王文超说,“这些舱内工作的点点滴滴是医护人员心之所系。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生活便利,保障生命安全,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安图外科护师王梁丽
王梁丽在年初主动报名逆行武汉,圆满完成抗疫任务,随后入驻境外人员医学隔离点7个月。年随杨浦区驻扎浦东国际机场,守护国门,保卫上海。武汉的经历,赋予了王梁丽丰富的经验和无穷的勇气。
王梁丽说,在这次保卫家园的战役中,遇到了太多可爱的人。有一家三口都申请当志愿者,还有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奶奶入院,却怎么也不想给医护人员“添麻烦”……
在某方舱,王梁丽和团队遇上了不一样的挑战。当时,防台防汛尤为重要,大风大雨的日子,舱内上班的医护人员提高警惕,将靠近窗边的患者提前转至内侧的床位,预防意外事故发生。在大家的努力下,入院接收病人,双阴解离出院,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安图心内科主管护师沐海洋
从4月1日开始,沐海洋便在方舱工作。“面对肆虐而来、近在咫尺的病毒,我也会胆怯、恐慌和无措。当我看到患者提着简单的背包,抱着孩子,扶着老人,拖着疲惫的身躯,有序的进入病区,面对着一双双无助的眼睛,容不得我迟疑,只能选择义无反顾,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身着厚重的防护服,沐海洋和“战友”们每天都重复着接患者入舱、逐一进行健康预检、安置床位、登记入区、核对患者信息、健康宣教、病情观察、采集核酸标本、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跟进治疗方案,积极与患者沟通,到最后出院终末消杀...几个小时下来,汗水湿透了防护服里面的工作服。而大家也从最初的紧张不安到后来的得心应手。
安图心内/全科护师李茜
“沪漂”多年,李茜已经习惯向远在千里的父母报喜不报忧。这一次,李茜依旧选择了向他们隐瞒征程。李茜说,“年新冠疫情打响,第一次上战场去了公卫中心的新冠患者重症病房,到后来的各种隔离点、还有两次支援浦东机场海关抗疫工作,到年的方舱隔离点,每一次的守沪都拼尽了全力,我也相信这场疫情终会被我们打倒。”
外科手术室主管护师黄赟
医疗队从集结到出发一共只有两天的时间,当时时间之紧,任务之重,让黄赟心里根本没有准备。到达工作地点时,大家在领队的安排下,开始分组布置病区和床单位,当天就开始收治了病人。方舱的工作模式和平时工作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又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黄赟迅速调整好心态,一边工作一边适应一边梳理,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流程,以便更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
经过刚开始的忙乱,工作渐渐步入正轨,组员们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大家都能互相帮助,互相补位。这两个多月以来,黄赟和战友们经历了两次搬舱,一次搬家,每次大家都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互帮互助。
防保科主管护师张静江
在隔离救治点工作2个月的日日夜夜,作为团队里年龄最大的成员,无论是进舱还是在舱外从事物资保障工作,张静江始终坚守岗位。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一名仓库物资管理员,张静江需要每天对仓库内的各种物资进行清点,补缺申领,对病人的各种生活要求及时给予满足,保证患者能安心在舱内接受隔离治疗,同时对所有进舱物品,包括抗疫中药、餐食、物品等做好传递工作,确保整个方舱工作有序开展。
熟悉的城市回来了!
感谢曾经保卫家园的白衣战士!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