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疼一定是肩痛吗?后背痛一定是背痛吗?今天聊一聊被忽略的疼痛。
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称为牵涉痛。例如阑尾炎的早期,疼痛常发生在上腹部或脐周围;心肌缺血或梗塞,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左臂尺侧或左颈部体表发生疼痛;胆囊疾患时,常在右肩体表发生疼痛等等。
牵涉痛是疼痛的一种类型,表现为病人感到身体体表某处有明显痛感,而该处并无实际损伤。这是由于有病变的内脏的神经纤维与体表某处的神经纤维会合于同一脊髓段,来自内脏的传入神经纤维除经脊髓上达大脑皮质,反应内脏疼痛外,还会影响同一脊髓段的体表神经纤维,传导和扩散到相应的体表部位,而引起疼痛。
牵涉痛:起源于内脏疾病的痛觉冲动,定位于体表,且常位于病变脏器的远距离处,这种疼痛称为放射痛或牵涉痛。一般会在人体出现疼痛的感觉,但是实际上患处并无损伤的一种表现,主要是神经系统上的问题导致的,建议平时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身体免疫力,预防这种情况。
放射性疼痛:即疼痛呈放射性传导,而且传导性的疼痛会从肢体的近心端(靠近心脏侧)向远心端放散、犹如串电感。这就是说病变不是发生在肢体的本身,而是在颈胸腰部的脊髓中枢或是在某个大的神经中枢或神经干部位上,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这种现象叫做牵涉性痛。
发生疾患的内脏和被牵涉的皮肤的传入纤维都有同一根传入脊髓,并终止在脊髓中的同一神经元上,再由同一上行神经纤维与高级中枢相联,由内脏疾患产生的冲动经过这条路达到大脑时,被认为是来自皮肤的。这一条上行路径传到大脑的冲动都是来自皮肤的,所以肃然是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被投射到相应的皮肤上。
常见的牵涉痛包括以下几种:
面部、颈部痛:可由心绞痛、心肌梗死引起,常被误诊为牙痛、淋巴结炎。
胸痛:反流性食管炎与贲门失弛症(贲门痉挛)的疼痛酷似心绞痛,因而有假性心绞痛或食管源性胸痛之称。
胆石症、胆囊炎不但可出现类似心绞痛发作的胸痛,甚至会出现心律紊乱,被称为胆心综合征。重度肠胀气、膈肌高位,特别是吸烟多的人、溃疡病患者等都可出现胸痛,称为胃心综合征。
背痛:急性胰腺炎及约1/4的胰腺癌患者有背痛,多在仰卧位时症状较重,坐位前倾时疼痛减轻。
穿透性溃疡、十二指肠球及球后溃疡的患者常有顽固性背痛。胆石症、慢性胆囊炎背痛也是首发的症状,常被误诊为背肌劳损。
腹痛:肺底部肺炎、膈胸膜炎病在胸腔,可引起上腹痛。这并不奇怪,因为它们之间的距离较近。
心脏离腹部略远,但心绞痛、心肌梗死者也可以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并伴有腹肌紧张,甚至白细胞增高。有些患者被误诊为溃疡病穿孔、胰腺炎、胆石症等。
脑出血虽然出在脑内,但腹部可出现弥漫性疼痛、溃疡样疼痛及伴有短暂意识丧失的腹痛,这可谓“远亲”惹的麻烦。
上、下肢痛: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因病变部位不同可引起上、下肢疼痛已为人们所熟悉。但脊椎内神经的炎症、血管畸形、侧索硬化却常被误诊为骨质增生。
心绞痛、食管病变可以放射到左、右上肢,甚至直达指尖。
医院神经内一科随时为您保驾护航!
张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