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140851.html在年1月至年8月,选取65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评价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及患者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年1月至年8月选取65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37~65岁,平均(55.8±1.1)岁,病程1~15d,平均(7.7±2.6)d。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9例,年龄35~63岁,平均(54.3±1.2)岁,病程2~17d,平均(8.3±2.4)d。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观察患者病情等。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①很多患者在放置鼻肠管时会出现不适感,再加患者对置管流程、作用等不了解,会出现不良情绪,进而降低配合度,不利于置管。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向其讲述置管流程及目的,将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提前告诉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②患者输注营养时,在输注前后1h,需要使用温开水对管道进行冲洗,然后再浸泡20min。护理人员要及时更换体外管,为了冲洗营养管并稀释营养液,需要同时输注营养液与无菌注射液。
③在患者输注营养液的过程中,要注意容量、浓度及速度,遵循由多到少、由低到高、由慢到快的原则。并在输注过程中要重视对患者生命体征等的观察。
④在给患者输注营养液时,要控制好温度,一般约为37℃。如果在冬季,营养液温度过低,可以用热水瓶加温或恒温器加温至37℃左右。使用恒温器加温,需要在37℃左右的恒温器中放入营养液,使用热水瓶加温,需要充分接触38℃左右的热水瓶。
⑤在整个过程中要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查看患者是否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情况,特别是输注营养液前后症状的变化。
1.3观察指标
血清清蛋白、血清前清蛋白、体质量指数、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总分分,分为不满意(0~59分)、满意(60~89分)、非常满意(90~分)。采用SAS自评量表、SDS自评量表分别评定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越低,患者心理状态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血清清蛋白,血清前清蛋白,体质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情绪对比
观察组SAS评分分,SDS评分(40.6±7.5)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32例,非常满意7例,满意15例,不满意9例,总满意度69%(22/32);观察组33例,非常满意12例,满意16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85%(28(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5%,对照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32例,胃肠反应2例,吸入性肺炎3例,管道阻塞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8/32);观察组33例,胃肠反应1例,吸入性肺炎0例,管道阻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适宜患者能够全身性疾病,患者常常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及超高代谢反应,临床特征为急性腹痛、恶心、呕吐、血尿等。并且患者还会出现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对其胃肠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患者乏力、消瘦,身体状况差,对病情恢复不利。因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非急性期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血清清蛋白、血清前清蛋白、体质量指数,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非急性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较好,不仅能使胰腺分泌活动降低,还能防止胰腺炎坏死,阻碍炎性反应向下发展,并且在提高患者营养补给和免疫力、纠正患者异常代谢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患者非急性期肠内营养的支持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缓解了患者在置管时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信心及配合度,有利于肠内营养支持工作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在患者输注营养液的过程中,观察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立刻报告医生,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防止患者病情加重,减少患者痛苦。在患者输注营养液之前,对营养液温度进行查看,如果过低,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加热,减少患者不适感,保证肠内营养支持效果。
综上所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非急性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缓解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获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原作者:赵艳庚,赵春红,孟欣荣
原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医专二附院重症医学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