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发行——谁的游戏
三因素导致新基金发行陷怪圈
一方面是新基金数量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却是募集规模的不断缩小。加之新基金发行后,由于业绩亏损,导致客户和资金不断流失,使得在09年之后的3年多时间里,基金行业无论是总资产规模还是总份额,基本都没有增长。根据晨星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12月31日,相比新基金发行时的募集规模,规模增长率为正的基金只有235只,仅占总体的23%。造成新基金发行现状的尴尬境地的原因可由如下三个因素导致:
1、基金公司圈地而战
新基金迅速发行与各基金公司抢占市场份额密不可分。市场份额的扩大不仅有利于基金公司在行业中竞争优势的扩大,同时基金公司更可因规模的扩大获取更多的管理费。其本质又回到了公募基金业现在饱受诟病的“旱涝保收”的管理费的问题。由于现行的基金管理费与规模挂钩,与业绩无关。于是造就了尽管基金业整体巨亏,五毛基、三毛基不断出现,基金持有人赔得“血本无归”,基金公司仍然热衷于通过发行新基金以求扩大总体规模,提取更多管理费的现象。
新基金的密集发行还加剧了基金公司的“人才之殇”。一方面是基金经理频繁跳槽,2011年基金经理留职率仅为31.92%;另一方面由于新基金的大量发行,导致基金经理“一拖二”甚至是“一拖三”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在全国66家基金公司中,有48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利用率超过了100%。如果新基金发行趋势依旧,势必会有更多的基金经理加入“一拖多”的行列。这无疑会使基金经理不堪重负,并且对于投研团队的研究能力也提出严峻的挑战。在如此状况下,基金经理很难专心致力于基金业绩的长期稳定,投资者的信心也会因此逐渐丧失,新基金可募集的规模更会江河日下,形成恶性循环。
2、银行煽风点火
银行作为我国目前基金销售的主要渠道,由于自身激励机制的因素,在新基金扎堆发行中充当了煽风点火的角色。由于佣金的激励和考核机制,银行更偏向于推销新基金而非持续营销老基金。多数银行惯用的手法为“以旧养新”:即当有新基金发行时,游说投资者赎回老基金,认购新基金。虽然从根本上说这只是一场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但给基金公司一种错觉:老基金的客户总在流失,只有不停的发行新基金才能保住规模。但由于基金业绩的低迷,加之银行自身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广大中小投资者对基金逐渐失去兴趣,转而追捧银行理财产品,新基金规模越卖越小也就不足为怪了。
3、投资者追涨杀跌
投资者追涨杀跌的行为也是加速新基金发行的一个因素。基金理应是一个长期投资,但是很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把基金当成和股票一样追涨杀跌,希望借此来获得短期超额利润。这也体现在我国基金行业的走势与基础市场行情走势成显著正相关,当市场预期好,投资者的购买欲望高涨;反之则低。这一现象和数年前股民也热衷于申购新股并在发行之后不久迅速抛出如出一辙。在海外市场,新基金由于缺乏过往业绩作为参考,通常都不是中小投资者的首选,而一些长期稳定的老基金则更受青睐。在这一点上,投资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同时也需要基金销售渠道给予正确的“投资者教育”。
产品创新成发行主要亮点
历年新基金发行在种类分布上也呈现出一定的趋势。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三种基金一直是新基金发行的主要力量,其中股票型基金占据绝对主导地位。08年后,在国内和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债券型基金发行数量迅速发展,但股票型基金数量仍是增幅最快的,体现了投资者对于股票型基金的偏好。在去年“股债双杀”的背景下,保本基金受到市场追捧,数量增长迅猛。
最近一两年,产品创新也成为新基金发行的主要亮点,呈现了新基金的产品多元化趋势。不少基金公司利用近年来审批制度放宽专注于完善基金产品线。近两年,除了货币市场基金可能受到来在银行理财产品的竞争,在发行的数量上没有得到提高以外,其余如封闭式基金、保本基金和QDII基金在数量上均有较大幅度增高。自2010年QDII基金享有专门的审批通道后,QDII在过去两年不仅在总数上得以提升,更在产品线的种类上日趋丰富。但与投资国内市场基金相比,QDII基金在发行数量和规模都远远低于前者。这与投资者对于海外市场的了解有限,投资较为谨慎有关。
总结
纵观新基金过去七年的发行状况,公募基金业似乎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期。基金公司作为专业理财公司,应该通过投资业绩增长而获取收益,而非通过源源不断地发行新基金,简单粗暴的“敛财”。新基金发行不应沦为基金公司或者销售渠道的游戏。只有基金公司重视长期业绩,而非短期规模,才能重拾广大投资者的信心,促使基金市场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新基金发行也逐渐呈现出产品多样化的趋势。更多的基金公司意识到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正成为基金公司的又一核心竞争力。随着未来基金可投资范围的拓宽,基金公司应切实根据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设计出更多创新产品,而非简单地为新基金发行制造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