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QT
编辑
小灰灰
前几天,最新的《美国癌症年报》在朋友圈刷了屏。
今天小灰灰从我团肿瘤学博士QT一百多个分答用户问题回复中精选了热度最高的20个肿瘤相关问题,给大家高效补习关于癌症的各种知识。
全文字
建议阅读时间:10-15分钟
PART1肿瘤基础知识
肿瘤发病都有什么症状呢?
定期监测体重能有帮助吗?
恶性肿瘤因其发生部位和发展程度的不同,有不同临床表现。
恶性肿瘤的早期的症状很少或不典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逐渐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所以,在恶性肿瘤的早期,出现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的体重变化的概率并不大。这是因为,明显的体重减轻是因为肿瘤生长快、消耗能量多,病人进食量下降,消化吸收不良导致的。而在肿瘤的早期,并不一定会有这些因素出现。
所以把监测体重作为自我筛查的方法其实不是最合适的方法,还是建议要通过定期体检来做肿瘤筛查。
对于肿瘤筛查,每个人群的筛查重点不同。比如:
30岁以上女性考虑每年一次TCT筛查宫颈癌,一次乳腺钼靶或b超筛查乳腺癌
吸烟大于每年二十包的人群考虑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
普通人推荐从50岁起开始进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筛查。
如果有高危因素,这些筛查开始的时间还可以提前。
肿瘤标志物又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升高一定是肿瘤吗?
肿瘤标志物大部分都是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
因为肿瘤标志物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比较方便,所以可以用来早期发现肿瘤或者是检测抗肿瘤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非常之多,单个标记物的敏感性或特异性往往偏低,所以基本都是一次同时测定多种标志物。
不过,某些肿瘤标志物在某些生理情况下或某些良性疾病也可以异常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综合考虑。
比如CA19-9是一种糖类蛋白,正常细胞膜上也会有少量的表达,但肿瘤细胞的表达量会指数级地异常增高。
有些良性疾病(比如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也会出现CA19-9一过性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消化系统筛查没有阳性发现,可以初步排除肿瘤的可能性。但是一般3个月以后需要再复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恢复正常水平。
所以,肿瘤标志物不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确诊一定要有病理学的诊断依据。
肺癌会遗传吗?
要劝长辈戒烟,有什么好办法呢?
肺癌是个多病因疾病,遗传确实是一个危险因素。如果一个人的直系亲属有患肺癌的,而他又吸烟,那么他患肺癌的风险比一般人要高14倍。
当然这只是风险评估,并不是说这样就一定会得肺癌。有家族史的人最终会不会得肿瘤以及发病年龄还和许多因素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
为了减少得肺癌的概率而改变生活习惯,最重要的就是戒烟。
不过,戒烟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刚开始可以试试看从减三分之一的量开始做起,慢慢达到戒烟的目的。
关于劝父母或者长辈戒烟,我个人的经验是由于父母/长辈容易把儿女或小辈当孩子,所以儿女/小辈给出的健康建议通常得不到老人的重视。可以考虑从父母或长辈身边找一个权威的朋友来劝说,效果有时反而更好。
脓肿和肿瘤是一个概念吗?
会不会相互转化?
脓肿和肿瘤完全不相同,也不会互相转化,可以放心。
脓肿其实是感染引起的,由坏死组织、脓细胞和细菌等共同组成的。脓液中的纤维蛋白形成网状支架把脓液裹住形成了脓肿,
所以治疗脓肿以引流、抗感染为主。脓肿不会转移,不会恶变,大部分都可痊愈。
而肿瘤呢,其实是身体正常细胞因为各种原因引发的不受控制的增殖导致的肿物,根据组织病理也分为良性和恶性的,有复发性和转移性。
我有乙肝,
是不是意味着我总有一天会得肝癌?
你可能会有听过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说法。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大约有1/3有慢性肝炎史;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每年约有2.1%~6.0%进展为肝硬化;每年平均有1%~15%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会发展为肝癌。
对乙肝病*携带者来说,有效避免病情发展的方法是定期复查肝功能。
如果身体有明显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乏力,肝区不适等,需要及时诊治,检查HBV-DNA等,如果病*活动,要积极做好抗病*和保肝治疗,避免肝脏不可逆的受损发展成肝硬化。
平时生活中尽量避免酒精摄入和过度劳累,作息规律,多吃深色的蔬菜和水果,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但不建议轻易尝试护肝保健品。
PART2能吃不能吃、能做不能做
心情不好、压力大真的会
让我患上癌症吗?
情绪确实可以影响内分泌调节失去平衡,从而一定程度的影响免疫系统。
但是情绪和癌症的病因关系并没有太多的询证支持。但是癌症的发生确实可能和心情有关系,健康的心理状态的确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癌症的作用。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平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设法改变外界环境免受不良刺激,这个对健康肯定是有益处的。
不过,预防癌症更多的还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期筛查肿瘤,做到心中有数来实现的噢。
熬夜、压力大的工作会让我
更容易得癌症吗?这算不算职业病?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职业性肿瘤的概念。
职业性肿瘤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伏期而患某种特定的肿瘤。
年4月,我国*府将8种职业性肿瘤列为法定职业病。比如:石棉所致肺癌;苯所致白血病;焦炉工人肺癌;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等等。
职业肿瘤由于致病因素比较清楚,所以可以做到提前防护。防护措施包括严格控制与管理职业性致癌因素,对接触者作定期医学监护;生产环境中的致癌性职业因素强度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以下;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等等。
但我们常见的职业,比如经常需要熬夜的加班族,工作压力大的职业,其实不在这个范畴里。想要身体健康,预防肿瘤,更多的考虑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来降低肿瘤风险。
听说癌细胞会转移,那癌细胞会通过母乳传给宝宝吗?
癌细胞不会通过母乳喂养转移给宝宝。
癌细胞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三个:
通过淋巴管在全身的淋巴结转移
通过血管转移到别的器官
癌细胞直接脱落在脏器表面(比如腹腔脏器)
而乳汁是通过独立的乳腺管分泌的,癌细胞不会有机会的通过这种方式转移的。进一步说,如果是妈妈的癌细胞经血液进入宝宝的体内,也会激发宝宝的免疫机制杀伤癌细胞。而且,癌症并不是传染病,很难传染。
如果不幸真的得了癌症,
保持好心情对治疗有帮助吗?
疾病是因为我们不正确的习惯或者过度使用导致的,那疾病本身积极的意义是发出警报,提醒我们去纠正错误。
如果身上的疾病是因为遗传、随机突变等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因素导致的,充分了解就会降低恐惧——比如知道特定类型的癌症危害性到底有多少,平均存活期到底有多久。
这是面对疾病我们需要的理性。理性能指引患者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如果一味强调理性,患者却也容易被数据包围扳着指头数日子,反而陷入了低落的情绪中。
所以,和疾病相处也是有感性部分的。我曾看到有些患者,在家自己研究创新营养菜,乐在其中;那些能够走出家门的患者,可能会选择去学习太极拳、去结交朋友。
这些都是我刚刚说的感性生活——看似与治疗和康复无关,但恰恰是这些感性生活,才对患者最好的抚慰。
葡萄籽、护肝片、蜂王浆等保健品,真的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吗?
有些膳食补充剂产品会有增强免疫力的宣传,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只是提高免疫应答的水平,而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免疫力。
大部分的抗癌保健品,广告商们宣称“抗癌”的依据是在一些体外细胞实验中。“体外实验能够抑制癌细胞”跟“吃了能抗癌”之间,还有着遥远的距离。
要想要身体好,免疫力高,营养均衡是基础。其次,保持心情愉悦、睡眠充足也是非常关键的。有研究发现,每晚只睡4个小时的人,体内抵御流感的抗体减少一半。
所以,如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吃保健品也不会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是否真的存在“抗癌食物”呢?
美国癌症研究机构(AmericanInstituteforCancerResearch,AICR)的官方网站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抗癌食物的表单,简单整理如下:
(图
小灰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食物是“抗癌食物“,但只是有证据提示包含了这些抗癌食物的食谱能够有效的降低某种特定肿瘤的发病风险。
但是仍然没有哪一种特别的食物或者是食物成分能够保证让你免于患癌。
按摩对治疗乳腺增生有帮助吗?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
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对于轻度的乳腺增生,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疏通乳腺管,减轻症状。
具体按摩手法为双手放在腋下,沿着乳房外围作圆形按摩。
重度的乳腺增生,按摩后反而会加重乳腺的炎症,可出导致乳房硬块,乳腺病变。医院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
除了按摩,患有乳腺增生的小仙女们还要注意:
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
坚持每周5天,每天3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
超过30岁考虑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或b超体检筛查乳腺癌。
PART3癌症治疗与预防
健康人做什么专项检查
可以提早发现肿瘤?
我们都知道早发现早诊断对于肿瘤治疗的重要意义。每一个人的肿瘤筛查重点会因为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家族史等等而不同。
比如35岁以上女性考虑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或b超筛查乳腺癌,吸烟大于每年20包的人群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
对一般人群来说,抽血查肿瘤标记物是简单有效的肿瘤筛查方法。30岁以下要注意白血病、淋巴瘤、骨肿瘤、生殖系统肿瘤等相关检查,因为这些肿瘤是这个年龄段人群的常见类型。
而中年人体检可以更全面一些,尤其是AFP,CA19-9、CA、CA15-3这几个指标。
进入中老年期后,男性加查和前列腺癌相关的PSA指标。
对于想知道更多的小伙伴,QT推荐看一下中国癌症基金会出的中国癌症筛查指南噢。
医生的肿瘤治疗方向会不会是错的?
NCCN是21家顶尖肿瘤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宗旨就是全球范围内提高肿瘤服务水平,造福肿瘤患者。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
中国正规医疗机构的肿瘤科医生的肿瘤治疗策略也是根据NCCN的指南指导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
肿瘤治疗方法很多,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等,每一种治疗方法在使病人获益的同时也会带来损伤。
医生在为每一位患者权衡利弊关系的时候参考的首先是NCCN指南,因为指南背后有强大的循证基础,比如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流行病数据。最终选择的方法只能说是在有限范围内使病人最大获益,毕竟肿瘤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细胞治疗呢?
细胞治疗是非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肿瘤治疗方法。
但目前细胞治疗的应用大多局限在血液肿瘤中,实体瘤像是肺癌、乳腺癌、结肠癌数据很少,还在临床试验过程当中。
生活中,还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降低肿瘤风险性价比最高。
临终关怀是什么?
在肿瘤治疗中起什么作用呢?
因为我国医疗资源相对紧张,临终关怀更多是向家庭环境中推广,由护理人员和家属共同为临终病人提供生理、心理各方面的护理,帮助TA度过人生最后也是最为特殊的阶段。
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入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再加以肿瘤本身会引起疼痛以及其他症状,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并不理想。
家属能够为病患做的,是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哪怕他因为生病而性情大变,也要尽量充分理解他。
在疼痛这一方面,除了三阶梯止痛药物之外,家属可以通过听音乐和读书这些娱乐活动来做疼痛护理,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
最后,家属本身其实也需要疏导,不要忘记自己的悲伤也需要得到排解,对即将发生的变化有心理预期。
PART4肿瘤疾病营养
得了肿瘤,有的人主张大补,有的人主张饿死癌细胞,你的观点是什么?
之前有一段时间,采用生酮饮食法(低糖饮食法)治疗癌症的说法传播的非常广。这个假说认为癌细胞只能利用葡萄糖,不能利用酮体,肿瘤就会被‘饿死’”。
但是采用生酮饮食法治疗癌症只有动物试验以及少数个案报道发现有效,还缺乏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是否具有临床治疗作用还需要严谨的临床研究。
为此,还是呼吁大家谨慎尝试生酮饮食法,或者“饿死癌细胞”——因为会给患者增加营养不良恶病质的风险。
对肿瘤患者来说,饮食上既不建议用大补,也不要轻易尝试生酮饮食法。
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评估营养状况之后,尽量通过膳食获得均衡的营养:比如每日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不一定需要海参野生*鳝这种)。去皮鸡肉、鱼肉、豆制品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优质蛋白来源。每天5份以上各种颜色的蔬菜和水果。
低蛋白血症怎么处理?
针对低蛋白血症,我们要看血生化蛋白具体数值。如果只是轻度的异常,只要加强营养一般就能恢复。
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尤其是优质蛋白(如去皮鸡肉、鱼肉、豆制品)能够帮助改善轻微的低蛋白血症。建议优质蛋白的比例占总蛋白摄入的达到50%以上。
如果程度较重,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补充白蛋白了。
肿瘤病人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
要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适当地补充免疫增强剂
比如胸腺五肽等。但此类增强剂需要根据主管医生的指导来用药
恢复期间应该加强营养
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优质蛋白(比如动物蛋白和豆制品)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少食多餐,每天可以安排5-6餐。喝足够的水,每天8到12杯
在最有胃口的时候吃
比如说,如果病人早上胃口好,那么就在早晨吃一顿正餐,其余时间如果吃不下正餐,可以按情况吃小加餐或是口服营养补充剂
胃口不好时不要有太多禁忌
如果患者胃口不好,那么可以不要顾虑太多,病人想吃什么,都尽量满足,直到病人可以吃得更多,再来调整饮食结构。
一句话总结就是,让病人的体重和营养状况能尽可能地稳定,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机体自身免疫力的恢复。
口腔癌术后不能咀嚼,人消瘦,怎么保证营养?
这种情况,饮食上主要考虑食物来源和口服营养补充剂(ONS)。
食物来源主要注意的就是因为病人咀嚼困难,更多需要使用泥状或流质食物。建议在家用比如破壁机、料理机、榨汁机等等设备把谷物、大豆和亚麻籽等打成糊状提供给病人食用。
这几种食物的在提供热量的同时,也能提供优质蛋白、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如果想要购买包装食物,可以考虑婴儿食品。
除此之外,口服营养补充剂(ONS)是一个更加理想的选择。口服营养补充剂指的是特殊医学用(配方)的食品,如速愈素、全安素等等。
口服营养补充及通常为粉剂,冲泡非常简单。而且它热量和营养素均衡且稳定,在病人咀嚼能力未改善之前可以考虑使用。
还不过瘾?附上QT的视频演讲一枚,快戳↓
08:57
·END·
本文为文章作者原创,欢迎转发分享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转载、约稿、投稿请联系members
healthcre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