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耳石症眩晕的诊治与治疗 [复制链接]

1#

眩晕性疾病是一类多发病、常见病,又是疑难病症,其病因涉及多个学科。如耳鼻喉科、神经内科、骨科。其种类可以有上百种,具有各学科的交叉性和边缘性。门诊统计:第一是头疼,其次就是头晕。眩晕的患病率约占人群4.9%。门、急诊日常接诊较多患者。

将头晕/眩晕据病变部位分类,前庭周围性眩晕占30%—50%,前庭中枢性眩晕占20%—30%;此外,非前庭性眩晕多以头晕为主要表现。

眩晕作为临床症状占据门诊患者主诉中第二位,患病率高的病症。患者往往凭主观印象看病,导医往往也没有正确指导和分诊。患者辗转于多个科室,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后仍难以明确诊断,给后续治疗带来了困难和盲目性。尤其是随医学的迅猛发展,原有关于头晕与眩晕的诸多概念已过时或不合时宜了。但是我们诸多临床大夫还在用过去的惯性认识和诊疗思路,接诊病人,就是我们使用最多的诊断“颈性眩晕/头晕,脑供血不足”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自己也常常给自己冠以上诊断。

临床上大夫们对于此类疾病诊断与治疗就此较“困惑”和“随意”,所谓“困惑”是知识缺乏不足,经验欠缺而难以诊断。而“随意”是指此类疾病较随意地给予了“脑供血不足”“颈性头晕”的诊断,或者干脆予“头晕”二字进行证候学诊断,而缺乏分析与思考。比如一个患者以头部活动时出现头晕或眩晕为主诉时,不同专科的医师诊断常常不同。常常以己之见或从本专业视觉层面加以诊断。诊断颈性眩晕往往凭借X线片、CT片、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而诊断,或者有多普勒提示血流变快而诊断“脑供血不足”,治疗措施也不尽相同,收效甚微,甚至加重,甚至施以手术。

综上所述,眩晕的诊断和相应的治疗要求我们的各科临床医师,应拓宽相关专业基础和临床疾病知识,熟练掌握并运用头晕/眩晕问诊和查体方法,遵循合理的诊疗流程,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头晕可分成四类情况:头昏、眩晕、平衡不稳、晕厥前状态。

头晕常见的病因主要:BBPV、偏头痛性眩晕。精神源性头晕、后循环缺血或脑卒中。

周围性中枢性头晕(眩晕)的区别在于症状前者重、后者复杂,预后前者好、后者差。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其是头部位置变化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和前庭周围疾病。是最常见的眩晕症。

患者常“望床兴叹”、“不堪回首”眩晕,“瞬间即逝”、“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造成心理恐惧。

诊断BPPV要细致询问病史,其次是床边定位试验,二者皆是BPPV的定位诊断,尤其重要。

定位试验主要是Pix-Hallpike试验和Supinerolltest

判断BPPV的病变半规管,进行复位治疗。

治疗:

①手法复位

②药物治疗

③前庭功能锻炼(康复操)

文字:耳鼻喉科

视频:郭学坤

编辑:郭学坤

审核:王庆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