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复制链接]

1#

最近读《伤寒论指归》一书,引出《汉书·艺文志》:“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一句话,说的是:“可见疾病也有不治而自愈的。”我想这恐怕是理解错了吧!“中医”,在这里是指中等水平的医生。

如果把医生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指高水平的医生,即“上工”;下等指低水平的医生,即“下工”、“粗工”;中等呢,当然是指其水平一般化了,此即说的“中医”。与我们今天讲的“中医”“西医”的“中医”,概念完全不同。

为什么说“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呢?只需看一看全文便知: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就是说,与其让医生胡乱医一通,没病添病,有病加重,反而把身体给弄坏了,还不如不治。这样的医生,当然不是“上工”,但有可能是不失为中等水平的医生。

《汉书》这一谚语,实在是病人(包括病人家属和亲朋好友)对医生的当头棒喝!不说“下工”,就是“上工”、“中工”也应当引以为诫啊!

《临证指南·痞门孙案》,叶氏见前医滥用攻伐扰胃,以至“邪热津液,互胶成痰,气不展舒,阻痹脘中”,便主张停药,“欲谬药气尽,病自退避三舍矣”。

徐灵胎在后批中大发感慨说:“此所云不服药为中医也。近日医者之药,一概俱停,天下遂无枉死之人矣。”这便是良医的愤世嫉俗之言了。

蒲辅周老先生也曾回忆:有一年,他在广东从化温泉疗养,遇见范某,满脸病容,每天从早到晚,按着钟点,又是西药,又是中药,饭都吃不下去了。

蒲老劝他不妨停一停药,范开始绝不敢停,后来听从蒲老的意见,先停中药,再减西药,终至完全停药,结果饮食渐增,面色渐好,病去大半。

凡是医生都知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人赖胃气以活,长期、大量药石杂投,胃何以堪!

蒲老在给笔者的一封信里也曾谈到:“我自己有痰饮宿疾,多年来一直不服药,中西药一概不服,唯节饮食,适寒温而已。虽然衰弱,但又多活了许多岁月。”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旨哉言乎!

声明:

资料来源网络,我们尊重原创,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

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及时联系上,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经方中医文化传播年第一期

《初级班》开课啦!

开课地点:河南·郑州

签到日:年5月7号

开课时间:年5月8号~9号

推荐阅读:

颜德馨:一张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剂

张庆*老师病脉证治:易患感冒的幼儿

开课通知丨经方中医传播年第一期初级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