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柳叶刀没有一口酒是无辜的,74万人因酒患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分型 https://m.39.net/pf/a_4496031.html

酒文化,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民俗,从古代节日里的饮酒助兴、失意时的借酒消愁,到现代酒桌上的商人谈判、聚会宴请时的必备饮品,酒一直是活跃在餐桌上的常客。在各种酒类中,白酒更是以其历史度与国民性成为了人们消遣聚会时的首选。再加上其富含微量成分、多喝能增强人体身体素质的健康传闻,白酒更是一度更冠上了养生的头衔。

既能消遣助兴,又能养生保健。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人们纷纷投入了酒的怀抱。然而,《柳叶刀·肿瘤学》对全球癌症发病的风险因素评估结果却显示:一年内,近八成的新发癌症都是由饮酒所致。

传统观念认为,作为从粮食中酿造提取的物质,酒类可以在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被迅速代谢,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度不大。

但是,各项研究结果却陆续表明,酒类对人体的伤害呈叠加式,持续渐进的威胁着机体的器官健康。即使每日饮酒量在10克以下,同样会加大癌症的发病概率。

饮酒真的能养生吗?这种观念,应该改改了。

一、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进入人体后,仅有10%的酒精可通过肠道排出体外,剩余90%的酒精都会在肝脏内完成解*过程。经由消化系统处理而被分解转化成乙醛,再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乙酸。

在这一消化过程中,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被明确冠以致癌物称号的乙醛,其能直接影响到机体内DNA的正常结合过程,促使DNA发生突变,诱发细胞异常复制,增加癌变几率。严重时甚至能导致染色体发生变异。

另一方面,乙醛脱氢酶的机体含量,也随着人种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差异。相较于欧洲与非洲人种,东亚人的乙醛脱氢酶基因突变率更高,过度饮酒后患癌的可能性也随之水涨船高。

以中国人为例。对国人药物代谢与营养代谢的相关研究发现,国人基因中所携带有突变乙醛脱氢酶的数量更多,杂合比例甚至高达34.27%,是酒精清除率较差的人群之一。

没有了足够的乙醛脱氢酶从中作用,得不到完全分解的乙醛就会对全身各处器官造成损害,首当其冲的就是承担解*作用的肝脏。

通常情况下,男性肝脏每日酒精的承担能力在40克左右,而女性则在20克左右。过量饮酒或长期饮酒,都会让肝脏的工作负担翻倍。

一旦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出现障碍,从而引发脂肪沉积时,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也随之而来。

人体是互通的全身循环系统,肝脏出现异常后,会直接影响到同为代谢排*器官的肾脏。除去增加了肾功能不全等肾脏损伤的发病概率之外,过度饮酒还能波及到胰腺的正常运转,引发急性胃溃疡、急性胰腺炎等致命风险。

另外,过度饮酒还大大增加了对大脑的伤害,致使痴呆的发病概率直线上升。而受到酒精刺激波动异常的血压,也成为了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让人分外头痛。

再加上酒精的成瘾特性,一旦饮酒成性失去节制,那全身细胞便都处于酒精的威胁之下,暴露在了随时崩盘的健康风险中。

二、过度饮酒的潜在癌症

《柳叶刀》对全球范围内新发癌症的病理成因表明,在年有74万人因酒致癌,即使是少量饮酒,将日饮酒量控制在每天10克以下,这些潜在癌症依旧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

1、食管癌。食管癌的发生,与烟酒对人体的刺激密不可分。临床医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食管癌患者,都有着长期饮酒或抽烟的生活恶习。

从新发癌症病情分布数据来看,食管癌高踞饮酒致癌榜首,以每年近18.97万例的速度威胁着机体健康。

长年累月的饮酒习惯,会让食管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坏死,当细胞分裂修复的频率不断加快时,一些恶性的食管黏膜变性也就开始了。

70%的啤酒中都含有亚硝酸铵。作为明确表明的致癌物,亚硝酸铵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罪魁祸首。从临床病例来看,长期饮用啤酒的人,患食道癌的风险甚至要高过饮用烈性白酒的人群。

而白酒也同样不容乐观。长期大量饮用白酒,酒精的刺激加上呕吐物的反流腐蚀,会让人患上贲门食管黏膜撕裂综合症。贲门松弛反复,食管癌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2、肝癌。作为机体首要的解*器官,肝脏部位的病变出现在长期饮酒的人群身上并不意外。研究发现,严重的醉酒过后,人体细胞就相当于受到了一次肝炎的疾病损伤,久而久之,肝脏的损伤便不再可逆。

通过阻碍肝脏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酒精会促使多余的脂肪细胞在肝脏内堆积,进而引发酒精性脂肪肝。如若不加以重视,酒精性脂肪肝便会进一步转变为酒精性肝炎,干扰肝脏的正常运转。

再加上酒精对DNA的不断干扰,失去细胞活力的免疫细胞无法提供屏障保护,酒精性肝炎持续恶化,会让一部分肝细胞坏死或纤维化。当肝硬化出现时,肝癌便也逐渐产生了。

3、乳腺癌。相对于男性,女性对酒精的消化能力更差,机体出现的健康损伤情况也更加严重。

由于身体水分含量的差异,女性对酒精的吸收方式与男性不同,摄入同等酒量时,代谢器官的损伤更甚。

除此之外,酒精也被发现具有刺激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变化的风险。一旦雌激素的分泌出现波动,乳腺癌的发病概率也会呈直线上升状态。

无论是啤酒还是白酒,其中所含的酒精,都会刺激女性体内激素的正常分泌。

作为女性乳腺健康的晴雨表,钼靶密度过高即是乳腺癌发病的明显指征。以雌激素敏感型乳腺癌为例,每日饮酒女性钼靶乳腺密度会超出绝对致癌密度体积约10.8cm,具有极强的癌症风险指向性。

而另一方面,酒精自身便具有致癌性。对拥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的女性人群而言,当酒精作用于本就存在高度可能异变的DNA细胞时,会加大其本身的患癌风险,从而进一步扩大乳腺癌的患病比例。

三、饮酒误区

1、喝醉了抠喉咙催吐。酒精进入人体后,会经由肝脏代谢。由于每个人肝脏的代谢能力不同,所以当过量饮酒时,机体便会出现身体不适的感觉。

为了能尽早摆脱头脑昏沉的状态,很多人往往会选择抠喉咙催吐的方式,强行迫使体内酒精排出,以缓解症状。

但是,在醉酒状态下,机体的反应能力会相应变缓,且自我防卫机制的反应速度也会降低。剧烈呕吐,会让腹内压骤然升高,除去加大十二指肠内容物回流风险外,还有诱发胃出血的可能。

另外,醉酒状态下人的意识混沌不清,大量呕吐物的溢出,在为机体内脏添加压力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气管的通畅。一旦气管被呕吐物堵住,窒息也将随之出现,严重时或可危及生命。

2、醉酒后可用浓茶解酒。传统观念中,由于茶叶有利尿的作用,所以在为醉酒人解酒时,不少人会选择泡茶做醒酒汤,但这其实是错误的。

客观来看,茶叶中所含有的成分确实存在利尿功效,但其中所含的茶碱与咖啡因,同样会对大脑产生刺激作用,促使其处于持续兴奋的状态。

再加上酒精的刺激,大脑和心脏过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加大了心脑血管系统急性疾病的突发概率。特别是对于本身存在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群而言,用浓茶解酒无异于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茶叶中的茶碱所具有的利尿作用,还可在饮用后迅速作用于肾脏,加大肾脏的过滤速度,使得酒精在排*器官中的停留时间减少。

酒精中的乙醛成分得不到有效分解,会以原来的形式直接进入肾脏,对肾脏产生刺激,加大饮酒对肾脏的健康损伤。

3、饮酒可活血化瘀。酒可活血化瘀的观念,在古代便已有说法存在。尤其对于白酒而言,更是被打上了强身健体的养生标签。

事实上,酒精在进入人体后,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血液循环,疏通堵塞血管。但这样的模式,无疑大大加重了心脏负担。

为了加快血液流速,心脏往往需要使用更大的力量,泵出足量的血液维持酒精刺激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心脏的负担不断加重,对其自身功能而言是一种无形的损伤。

除此之外,经由体液传播,部分酒精还会与心肌细胞发生直接接触。在酒精的刺激下,机体的心肌细胞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反应,干扰到其正常运转。

当这种现象频繁出现时,心肌细胞缺血、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加大。尤其对于中老年群体,或是存在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而言,过度饮酒,无异于给本就脆弱的心脏以致命一击。

四、饮食调理

空腹不可饮酒,是很多人都熟知的饮酒禁忌。在酒精的刺激下,如果没有食物作为缓冲,酒精进入人体血液的速度就会加快,人体的不适症状往往会更加严重。

为了减轻酒精对人体的伤害,饮食调理便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环。以下这些食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酒精带来的不适。

1、蜂蜜。浓度足够的蜂蜜,会在消化道内形成一条致密的保护屏障,减轻酒精随消化道进入时对胃黏膜等部位的伤害程度。

另外,蜂蜜中所富含的蛋白质和糖分,能中和酒精,降低胃酸对胃部的直接刺激,避免呕吐的发生,进一步规避呕吐时食管反流对胃肠道黏膜的伤害。

2、薯类食物。薯类食物如紫薯、马铃薯等,拥有丰富的碳水含量,可与酒精发生反应,中和酒精刺激,以降低酒精对肠胃的直接刺激。

除此之外,大量饮酒时,人体的维生素B1也在迅速流失。薯类食物中所富含的维生素B族成分,还能起到及时补充维生素B1的作用。尤其对于长期饮酒的人群而言,饮酒时搭配薯类食物是个不错的选择。

3、大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蛋白对胃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摄入后,能在消化道内形成一道保护屏障,将酒精对食道的刺激降至最低。

另外,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其中所含的大量蛋氨酸和胆碱,同样也是肝脏的保护神器。蛋白质越丰富,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就越强。

在饮酒时搭配这类食物,一方面能减轻酒精给人体带来的不适症状,另一方面也能保护肝脏,避免其过度工作后自身功能受损。

总结

虽然酒精本身并不致癌,但其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乙醛却是被明码标价的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更是将酒精含量为7%以上的饮品与乙醛一同列为了一级致癌物。

也就是说,任何形式的酒精饮品,只要含有酒精成分,就都会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威胁。尤其是对酒精分解能力本就没有优势的国人而言,一旦对酒精产生依赖,肝癌、胃癌等癌症隐患也就随之而来。

在酒精强大的诱惑面前,空有戒酒的心是行不通的。研究发现,长期饮酒的人如果骤然戒酒,会出现如头晕、恶心、盗汗等酒精戒断综合征,甚至还会波及到心理层面,加大抑郁、焦虑的发病概率。

因此,想要科学合理摆脱酒精依赖,建立起健康的生活作息系统很有必要。将自己的饮食规律逐渐调回正常频道,逐步远离酒精环境,再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彻底戒酒才有望实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